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教师科技创新水平,打造石油工程学院高效、多产科研平台品牌,8月1日,石油工程学院在西配楼会议室召开科研平台建设讨论会。石油工程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职)王蛟、副院长王学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宋新旺,石油工程学院李文飞、王旭东、孙乾教授等参加会议。

王蛟总结了2019—2022年石油工程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情况,指出前期平台建设成效卓著,支撑了石油工程学院1项国家面上基金、2项国家青年基金和4项山东省基金等7项纵向项目的获批。他指出,科研平台是教师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省级和国家级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在推进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原有主干专业和方向、人才引进情况、新专业建设及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等因素,在不断完善主干专业和主要科研方向需求的基础上,科研平台建设要解决学科带头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瓶颈,同时要满足碳储科学与工程、智能地球探测等新专业发展迫切需求。会上,他还对科研平台建设后纵向项目科研申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产出、增强专业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增强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效。
与会人员围绕石油工程学科建设和碳储科学与工程、智能地球探测专业建设、学科方向优化整合和学科特色发展、科研平台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平台支撑页岩油等非常规储层开发、碳封存地质研究以及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明晰了石油工程学院CCUS、智能高效油气勘探与开发、钻井工程、钻完井流体评价、储层改造、提高采收率等科研平台建设方向,并对资源大数据、智能钻井等未来新增专业方向发展需求进行了提前谋划和布局。
【编辑:王庆佳 责任编辑:汤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