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全覆盖、深层次、多角度的调查研究,力争摸清问题、找准对策,以凸显温度、拓宽广度、提升深度、保障效度为准绳,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学校心理育人质量,用“心”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以生为本,凸显心理育人温度。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体检”,逐级分层开展一对一约谈,精准掌握高关怀学生状况并建立跟踪反馈数据库;组织学业困难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开展主题团体辅导,通过OH卡牌、色粉笔、曼陀罗绘画、瑜伽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议题;每天开放八小时心理咨询室,为有需求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咨询帮扶服务;针对疑似心理疾病群体学生,邀请东营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到校开通心理门诊,方便学生得到专业评估。

创新活动形式,拓宽心理育人广度。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喜欢的心育形式,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积极探索融合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心育实践新形式,重点打造“心·实践”“心·团辅”“心·悦读”三大心育品牌,举办“心语山石”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组织户外活动类、竞赛评比类、讲座讲学类、主题团辅类、读书分享类等36场,包括心理嘉年华、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委员微课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主题团体辅导等活动,全面覆盖学生群体。

加强校外合作,提升心理育人深度。学校不断加强医校、校校联动,聘请东营市精神卫生中心、东营职业学院专家担任校外心理健康顾问,凝聚当地心育资源,助力学校心育工作优质发展;主动加强与青岛农业大学、胜利油田党校、东营心理学会等市内外单位合作,邀请7名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讲学、团体辅导等,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育人深度。
抓牢队伍建设,保障心理育人效度。学校全面构建并织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坚持班级心理晴雨表月报制度,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心理育人机制;抓牢队伍建设,面向辅导员、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分别开展专题讲座培训12场,组织师生共同在线学习《心理学通识》日更课,通过QQ社群向全校学生发布“岩心微课堂”95期,提升队伍专业能力,确保心理育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编辑:王庆佳 责任编辑:汤雅君】